汉字拼音化可以休矣
2021-03-09 10:23:17
  • 0
  • 2
  • 4

汉字拼音化休矣

从二三十年代起,我就是汉字拼音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行者,80年代还要求师范班的师范生人手一份四开版面的上海版《拼音小报》,在部队文化课中也在文盲战士中进行过汉字拼音化教学,辅导他们出过拼音文字墙报并以此为桥梁逐渐掌握了汉字的读写,从而摘掉了文盲帽子。虽然在汉字拼音化中实行了“词儿连写”以词为单位读写和在音节上标注调号方便了读写的进行,但在单词表意与造词能力上都存在先天的不足。如今伴随着经济等条件的好转,汉字拼音化的热情从官方到民间也就逐渐冷落下去了。当时主张和重视汉字拼音化的先贤们的出发点很简单:就是让广大的劳苦大众快捷地掌握知识文化,提高自己的品质,摆脱贫贱受人愚弄的灾难境地。由此引起的弊端倒是很少考虑的。

现在国家条件好了,人们接受文化教育的条件也好多了,当然也不必再提倡拼音化。何况中国表意的方块汉字有十分强烈的民族性历史性,难于舍弃,也舍弃不掉,在人文含蕴上有不可替代性,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。例如“樊城”的“樊”,从中就可以了解到它的历史比襄城早远,是先于襄城存在,樊城的最早建设是在远古以树木编结为城墙。这就破除了目前在樊城流行的“樊城历史只有1800”年的谬误。这些内容和蕴含在拼音“fancheng”中是绝对无法表现出来的。

更重要的是,这种文字是全民族的不是某个统治者皇上及其国家的,皇上和国家可以灭亡,朝代可以更替,方块文字却巍然存在尽历劫难而不衰,在它承载的丰富文化有着极为强大的同化力量。例如两次的异族入侵而亡国皇室覆灭,但是作为民族的方块文字及其承载的文化依旧存在,最终这类入侵者也被同化成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。

所以,根据现在种种情况的好转,拉丁字母可以注音,而拼音化则可以休矣。    2021.3.4.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